English

麻天祥: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

1998-06-2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麻天祥的经历有点传奇色彩,他早年悬壶济世,年近不惑才弃医从文,师从侯外庐学派张岂之先生,专治学术思想史,获历史学博士学位,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导、历史研究所所长。

麻天祥认为,学术自有其内在发展的逻辑性。近代学术上溯乾嘉,而以经学、子学、佛学、中西文化交流为主干,三者缺一不可。故而其治学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结合,主张实证与比较、文和史、中和西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,以跨学科的治学方法建设“大学术”。他的博士论文《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》就是从思想史入手研究佛学,提出佛学在中国发生过两次革命,近代佛学转而入世,成为近代思想家救亡图存的理论武器,以出世心为入世事,指出了佛家“超然有世外心”的另一面。

之后,麻天祥专事禅宗研究,历时四五个寒暑推出其代表作《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》。他从社会文化思潮角度透析禅宗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渗透,否定了佛学界广为流传的一花五叶、六代传宗的传说,认为禅宗思想的源头并非止于六祖慧能,而是可上溯至庄老。通常意义上的“佛学本土化”的文化历程,其实只是中西文化趋同的表现而已,佛既是外来文化,也是本土文化,并不完全是汉时由菩提达摩一苇渡江带来的,从而改写了佛学思想发展史。1997年,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乔治·华盛顿大学从事中美文化交流研究后,又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困顿的非文化因素,为其宗教思想研究拓宽了视野。

麻天祥本人亦有“道骨仙风”,他甚至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写了多少著作。“好像是八种,也许有十一二种吧。”其近代经学、中西文化与哲学、文献考据等论文50余篇,还是他学生统计后告诉他的。他的著作《汤用彤评传》已经获了奖,但具体是什么奖,他也有点“迷糊”。他不关心这些,而只在乎研究和写作本身的深度与快乐。这也正是禅宗人格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